原标题:从“城市过客”到“治理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宝龙商场路边有人醉酒不醒,躺在草坪上,需要帮助……”前不久,“饿了么”骑手戚永江晚上送餐时发现有人醉酒不醒,立即拨打110报警,直到警察来到现场才放心离去。对他而言,这不过是奔忙途中的一件“顺手小事”,细数这些“小事”,既有“随手拍”的井盖松动、电线断裂、道路破损,也有帮残疾老人下楼、帮走丢的孩子寻找家人等“暖心”瞬间。
如今,戚永江已正式向胶州市网约配送行业“红帆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加入了“社区合伙人”行列。七年骑手生涯,他凭借对大街小巷的熟悉,自觉化身城市“移动探头”,在日常奔波中主动发现并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社区治安等各类问题,将热心和善意化为服务群众的初心与担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青岛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盯新兴领域党建“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持续扩大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通过理顺体制机制、织密党的组织网络、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新业态经济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新就业群体党员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急需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解决好党组织怎么建、流动党员怎么管理的问题。”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崔坤山说。青岛市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在市、区(市)两级成立网约配送、快递、道路运输、电商直播、互联网等行业党委,以行业党建推动组织体系完善,探索“支部建在平台上、楼宇里、商圈中、货运线上、网络上”等多种党组织形式。
此外,持续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员人才储备,拓宽入党渠道,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2025年全市单列新就业群体发展党员计划133个,较去年增加89个,有效推动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不断被吸纳进党组织。
“以前我们光给别人送饭了,有了骑手友好食堂,不用担心饿肚子。”
“暖‘新’驿站解决了我们没地方休息、充电的问题,不用再天天风吹日晒了。”
……
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青岛市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广“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食堂”等场景建设,打通208个封闭管理小区“门难进”问题,建成“骑手友好社区”126个、“友好食堂”83家;系统梳理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银行、地铁、便利店等12类资源,上线运行800余处“岛城暖心驿站”,提供充电、饮水、热饭等“10+X”项暖心服务,累计服务突破40万人次;推行“省时、借时、错时、延时”的“四时”关爱工作法,有效破解服务时间与群体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从“城市过客”到“治理力量”,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带动更多新就业群体成为赋能社会治理的“新”动能。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选聘200名骑手作为“食安哨兵”,帮助发现整改食品安全问题;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打造15支“党员先锋车队”,积极参与应急保障、爱心送考等公益活动;市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开设“党员先锋公益直播间”,推动直播电商从业群体投身乡村振兴……
他们是穿梭街巷的骑手,是手握方向盘的司机,是风雨无阻的快递员。他们脚步不停、奋斗不止,用一腔热忱融入城市脉搏。“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关爱,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让他们在这座城市收获幸福、成就梦想。”崔坤山说。
[编辑:赵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