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两位法官倾力相助,我们社区这个‘老疙瘩’终于解开了!”绣水街社区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感谢,是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党建品牌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即墨法院全力打造“即法先锋”党建品牌,锻造忠诚、担当、为民的党员先锋队伍,以“即”时兑现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即墨法院深入开展“双报到”主题实践活动,组织166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包联社区报到,下沉到社区网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线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久前,在到绣水街社区报到时,党员展建强、邹泽福了解到社区内有一户空置房屋常年漏水,因房主失联无法维修,楼下邻居多次投诉。为化解这一矛盾,二人立刻走访周边居民,了解到房主老家在即墨某村,遂通过该村普法讲堂辗转找到房主的亲属。通过剖析利弊、释明法理,房主主动修缮了房屋,困扰社区和群众多年的难题在一周内得到化解。
在“双报到”主题实践活动中,该院党员深入社区这一社会组织“微细胞”,发挥法院干警专业优势,根据群众需求提供“定制化”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第一时间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开展“法律六进”普法活动40余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90余个。
即墨法院高度重视“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创新“互联网+社区”矛盾多元化解新模式,在蓝村街道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站,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延伸到社区、村居,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在社区即可网上立案、调解、参加庭审等。2024年,蓝村法庭被省高院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
蓝村法庭积极打造“法树新枫”党支部品牌,高标准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全庭党员深入基层调研,总结审判经验,明确了向前延伸审判服务、帮助群众低成本化解纠纷的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重点。各个党支部立足自身特色,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点,针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法护灵山”“法绘岚图”“法铸信义”等党建品牌,推出“互联网+社区”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乡镇“共享法庭”、“握手即和”多元解纷、开放式法治宣教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收案30947件,同比增长 2.54% ;结案29018 件,同比增长16.75% ;人均结案 353.88 件,同比增长3.94% ;执结案件10517件,执行到位金额7.31亿元……一系列亮眼的数据,离不开党员干警的主动争先、担当作为。
为深入开展“三强三优”“创优跃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审执工作质效,降存案、清积案,即墨法院组织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党员干警带头讲奉献、勇担当,活动期间结案数同比提升71.45% 。在办案效率提高的同时,办案质效不断提升,全国首例提供环评虚假证明文件案写入最高人民法院“两会”工作报告,并入选全省、全市法院典型案例,3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即墨法院将持续以“即法先锋”品牌创建推动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强基础、促业务、树形象,为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党建动能。文/刘爱慧 赵彦阅
[编辑: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