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改革】念好“三字诀” 架起连心桥 青岛市推动“暖侨凝心”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打头阵、当先锋”工作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出首创性、引领性、创新性改革举措,探索形成多个特色鲜明的创新成果。2项工作被《青岛改革》《青岛通讯》刊发,3项工作入选《青岛地方改革案例》。现将有关案例予以编发,供全市各级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参考借鉴。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念好“合”“暖”“凝”三字诀,架起“暖侨凝心”连心桥,切实把党和政府对海外侨胞的关心关爱落实落地落细。“暖侨凝心”工作在全国统战系统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被中央统战部《侨务工作研究》“统战心语”等媒体多次刊发推广。
在“合”上做文章
齐当暖侨爱侨“贴心人”
一是统一思想“合心”。发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联合各成员单位在全市开展常态化暖侨、精准帮扶慰侨、侨情专题调研、涉侨集中宣传“四大行动”,不断提高为侨服务的规范性、主动性、时效性。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为常态化开展“暖侨凝心”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部门联动“合拍”。建立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统战牵头、五侨联动、各方参与”的大统战侨务工作格局。先后制定出台《青岛市鼓励海外侨胞来青创新创业工作协作机制(试行)》和《青岛市鼓励海外侨胞来青创新创业三十六条措施(试行)》,为海外侨胞来青投资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制度保障。
三是上下协同“合力”。在区(市)、街道、社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侨务工作网络及上下联动工作机制,鼓励各区市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暖侨凝心”活动。市南区将“暖巢活动”作为“暖侨凝心”行动的重点,不仅上门看望侨界空巢老人,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家政保洁、看护陪护、送餐服务,切实解决侨胞后顾之忧。
在“暖”上下功夫
做好侨界群众“娘家人”
一是开展“代侨探亲”行动。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代侨探亲”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市委统战部负责“代侨探亲”活动的组织实施,区(市)党委统战部负责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并具体落实,街道和社区负责定期探望和日常照料等工作职责,切实把“暖侨心、筑同心、强信心”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构建“心连心精准服”机制。建立侨益保护市级部门联动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分类建立侨胞亲属信息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服侨暖侨方案。大力开展“情暖侨企·五进门”专项行动,对全市规模以上侨资企业集中进门送政策、送科技、送项目、送人才、送服务,上门服务侨资企业68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30多项。
三是建立“两帮、三访”制度。坚持侨胞亲属遇有困难尽力帮、生病住院尽量帮,侨胞父母生日随访、传统节日联访、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探访,暖侨工作直抵侨胞最需处、做到亲人心坎上。通过“三访”及时发现侨胞家属实际困难和诉求,精准实现“两帮”。2023年,共上门看望268名海外侨领侨商在青父母,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3项,受到海外侨胞一致好评。
在“凝”上求突破
画出侨届最大“同心圆”
一是凝聚“侨心向党”思想共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通过教育培训、调研座谈等形式,扎实做好凝聚侨心工作。举办“分享发展机遇 共享发展成果”——海外侨胞与青岛同心前行视频交流会、国情研修班等,强化教育引导,促进心灵契合,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凝聚“情系中华”文化根脉。打造“青风海韵”侨务文化品牌,连续3年举办青岛旅外侨胞新春大联欢,丰富海外侨胞节日文化生活。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先后举办“青春之岛 乡情乡韵——中华文化云课堂”特别活动12期,1000余名海内外师生线上交流互动。先后承办“2022中华文化大乐园——线上马来西亚园”“2023中华文化大乐园——英国伦敦营”“2024中华文化大乐园——马来西亚吉隆坡营”,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以文化浸润强化留根铸魂。
三是凝聚“侨创青岛”智慧力量。定期开展“侨连五洲”海外侨领侨商兴业强市区市行活动,成立中韩民间交流中心、青岛市侨商企业出海联盟。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家战略,支持海外重点侨领在青参与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特色商品展销活动,2023年度利用侨务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增幅达81.5%。
[编辑:孙宝震]